Raymond 隨筆: 探討細 AMP 玩大喇叭是否可行?


去年11月份,Burmester 全新 Reference Line 218 立體聲後級首台到港後,隨即配搭PMC MB2 SE舉辦了二場音樂試聽會,在籌備期間,細心參考了揚聲器與擴音機匹配特性,評估預期效果時,觸發了我的好奇心和求證動機。

Burmester 218在歐洲新IEC規格下標示在8 ohm負載時的輸出功率每邊有165W,而 PMC MB2 SE 在相同 8 ohm負載時可提供90dB /1W/1M 的靈敏度,而且 PMC 建議輸入功率由10 – 500W,究竟這 10W 至 500W 會交代一種怎樣的聲音表現呢?

MB2 SE 以音箱體積計算,讓人會首先盤算聆聽環境是否能 “放得落、食得哂”的考量。既然廠方建議最低輸入功率由10W起步,那就挑起我的“玩癮”了,廠方建議的10W,絕對不是僅有聲音輸出般兒戲,肯定一點,在規格上全頻都應該表現出充足的份量。再想,MB2 SE 也並不是“近場”揚聲器設計,在較小聆聽空間近聽應會有不錯音場表現。便嘗試接上了 Octave V110 SE合併擴音機 (每邊輸出 110W/4 ohm),擺放两隻喇叭之間的距離不足5呎進行試聽, 因為評估過這個相應距離,在細音量下果然也能做出精準聚焦、結象集中、電子樂器在人聲背後徐徐升起。那份專注和集中,喚起了曾經擁有 Altec Lancing Flamenco 營造出來的回憶,細膩而有內涵,每粒音符清楚細緻,在細音量下也能夠交代低頻暗湧,讓我能深切體會,日本人選擇大喇叭細音量玩音響的概念。

完成了 MB2 SE 後,接著我也開始籌備挑戰 15吋低音的 PMC BB5 SE 了,歡迎致電 2489 2269 預約光臨新漢灣仔陳列室,很想將這種體驗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