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ral Musicians in the History of Symphony Need to be Mentioned


 

每一個古典音樂家都是很特別的人,雖然他們生活的年代大部分都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但是他們所留下的音樂作品卻一直流傳至今,仍不時地在各個表演場所上演,博得愛樂人的掌聲與感動。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常常發現古典音樂散發的音樂魅力。

  1. 斯卡拉蒂——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為序曲奠定了“快板一慢板一快板(舞曲風格)”這樣一種三段體式,給後來的交響樂的樂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
  2. 海頓——古典交響樂是在奧地利作曲家海頓手上奠定基礎的,他創作了104部交響樂,有“交響樂之父”的稱號。
  3. 莫扎特——莫扎特的交響曲清麗流暢,結構清晰,配器注意音色效果,對後世交響曲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4. 貝多芬——貝多芬是古典交響樂的革新者,他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偉人,他集中了古典主義音樂的精華,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聲。

16-17世紀,交響樂被用來稱呼歌劇和清唱劇中的序曲和間奏曲,這時聲樂已經被排除在了交響樂的概念以外,“交響樂”從此成為了一種純粹的器樂曲。

18世紀初,序曲和間奏曲開始脫離歌劇開始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這對交響樂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為序曲奠定了“快板一慢板一快板(舞曲風格)”這樣一種三段體式,給後來的交響樂的樂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

18世紀下半葉,德國的曼海姆樂派在序曲的創作中開創了主調音樂的手法,提高了樂器的表現能力和音樂的戲劇性。並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礎上增加了快板的終曲。這樣,就形成了四樂章器樂套曲的雛形。

後來的三位音樂大師把古典交響樂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他們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這三位大師把維也納樂派和古典主義發展到了顛峰的狀態。也使得交響樂進入了自己的黃金時期,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的內涵和思想性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現代意義上的交響樂概念就在這個時期形成了。

之後歐洲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們在繼承了古典主義的精華後,將交響樂的內容、形式、樂隊編制,乃至於標題,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新。在這個時期,交響樂的形式更為自由,色彩更加豐富,表現手法也更多種多樣。

進入20世紀後,交響樂仍然在不停的發展著,越來越多的新元素被添加到交響樂中。氣勢恢弘,感情細膩,表現力無限豐富的交響樂仍然擁有大量堅定的愛好者。

 

交響樂發展概況

交響樂最早發端於歐洲。在古希臘語中,“交響樂”一詞解釋為“數音同時和鳴”,它的範疇在18世紀前是比較含混的,例如意大利歌劇序曲和某些舞曲前的獨立性序奏,都可稱之為“交響曲”。我們現在所說的交響樂或交響音樂,主要指音樂會上演出的多樂章的交響曲,以及交響詩、協奏曲、組曲、音樂會序曲、歌劇序曲和舞劇音樂等。

16世紀以前,歐洲的器樂長期附從於聲樂而沒有得到獨立的發展。從16世紀開始,隨著樂器製作技術的提高,特別是歌劇的興起,17世紀的管弦樂創作有了明顯的進步,產生了古典組曲、大協奏曲、序曲、幻想曲、賦格曲等體裁。巴赫把這些還未定型的體裁加以改造,使之臻於完美,為近代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而被尊為近代音樂之父。

18世紀下半葉,在啟蒙運動影響下,歐洲音樂發展到一個重要階段,即所謂古典主義時期。古典樂派崇尚理性,追求形式結構的嚴謹,達到純淨的美感與平衡。海頓創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交響曲這一音樂體裁,就是以海頓所創作的交響曲作品為標誌而逐漸形成的,他確定了四樂章交響曲的規範形式和雙管制樂隊體制,展示了多樣化的主題發展手法,從而被譽為“交響樂之父”。莫扎特的交響曲清麗流暢,結構清晰,配器注意音色效果,對後世交響曲創作有很大的影響。貝多芬在作品中強烈地反映出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要求和願望,極大地擴展了交響曲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體裁。他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偉人,他集中了古典主義音樂的精華,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聲。

浪漫主義是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文藝思潮,它是古典主義的發展,也是古典主義的否定。浪漫主義音樂形成於19世紀20年代。其主要特徵是注重個人感情的表達,音樂自由奔放,形式較少拘束。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布魯克納、勃拉姆斯等人繼承古典派的傳統,在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影響下寫了一批洋溢著浪漫主義詩情畫意的交響曲。韋伯、羅西尼、威爾第、比捷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納,擴大了歌劇中管弦樂的表現力,把歌劇變為宏大的戲劇化的“交響曲”。柏遼茲等的交響曲,李斯特、弗朗克和聖—桑的交響詩,比捷和馬斯內等的樂隊組曲,門德爾松、肖邦、勃拉姆斯和帕格尼尼的協奏曲,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真是五彩繽紛,絢麗奪目。

作為浪漫主義的一個分支,各國民族樂派也大顯身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薩科夫、格里格、西貝柳斯等人的交響音樂也顯示了可貴的民族特色,使整個浪漫時期的創作顯得更加多彩多姿。進入20世紀以後,馬勒、理查-施特勞斯、拉赫瑪尼諾夫、埃爾加、沃恩-威廉斯等後浪漫主義作曲家譜寫了浪漫主義音樂文化的尾聲,同時也為新時期音樂的出現作了準備。西方出現了各種現代主義音樂流派,影響最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義,斯特拉文斯基、興德米特的新古典主義,以勳伯格為代表的新維也納樂派的表現主義等,給世界交響音樂創作造成紛繁複雜的局面。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的創作別具一格,法國的拉威爾,西班牙的德-法雅,英國的布里頓,匈牙利的巴托克,美國的艾夫斯等人的交響音樂創作也都頗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