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StormAudio APAC 營銷經理 Tracy Tsang
日期: 2023-09-26
法國Hi End影音的發展在過去一個十年可謂如日中天,其中一個便是源於法國的Hi End多聲道處理前、後級品牌便是Storm Audio。Storm Audio的誕生最早可追溯至1991年Wilfried Van Baelen開始設計Immersive Sound技術重播5.1聲道音樂。2005年,他開發出Auro-3D並與Storm Audio推出11.1聲道Auro-3D多聲道處理器。......
閱讀全文: https://rb.gy/p56w2
絕對是一部好擴大機|Octave V70 Class A
日期: 2023-09-19
輯錄自《音響論壇》
自從推出晶體機之後,真空管機與晶體機孰優孰劣的爭執就沒有停過。從大眾的角度來看,現在晶體機會這麼流行,不就是因為真空管機有其先天缺點嗎?如果真空管機那麼好,晶體機怎麼有機會流行?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真空管機真的不好,怎麼可能還能活到現在?從這二個角度所看到的事實都有道理,不過關鍵不在於是晶體機或真空管機,而是在於是否是真正的好擴大機。
奇特的Class A
我們都知道A類放大的好處是諧波失真幾乎都是偶次諧波,所以聽起來人耳會覺得比較好聽。而且功率元件隨時導通,雖然耗電,但也沒有AB類推挽放大的交越失真。然而,V70 Class A卻是Class A Push Pull真空管擴大機,這不是矛盾嗎?既然是A類,怎麼又會是推挽呢?難道Octave的設計改寫擴大機設計教科書嗎?
其實不是!所謂Class A的那個「A」,按照Octave的意思就是Dynamic Bias Control(DBC),Octave的老闆 Andreas Holmann在說明書中有特別說明,這就是依照功率的需求而變動工作點,讓線路變成Self Regulating Class A Amplifier,如此一來,可以將輸出
功率提升大約二倍,成為50瓦。如果是Peak Power,則可以達到70瓦。他說這種技術結合純A類的純美聲音,以及推挽AB類的動態與表現。咦?這不是晶體擴大機常見的動態A類嗎?不管怎麼說,Octave自家稱這種線路為Class A Push Pull。
又找到絕配
為何我會說 V70 Class A 推 DynamiKKs! 真是絕配?除了高、中、低頻段的表現都讓我滿意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開聲就覺得透明感非常好,音場非常寬廣,整體音樂聽起來很順耳,很平衡。各種樂器的聲音都是飽滿的,形體都是大的,樂器、人聲的光澤很美。尤其高頻段的往上延伸與低頻段的往下延伸都很連續滑順,而且清爽甜潤又不噪耳。而低頻量感夠又清楚,整體聲音柔又彈跳,而且尾巴收束快。再來,空間感非常好,細節多又不搶耳。尤其中頻段聽起來就會讓人有很豐富的感覺,這種「豐富」是寬廣與寬鬆的融合體,也是我認為絕配的主要因素。
和聲很美
此外,我還發現V70 Class A搭配DynamiKKs!時和聲很美。在判斷聲音好不好聽的諸多元素中,有一項很重要,那就是和聲美不美?弦樂群的和聲美不美?木管的和聲美不美?銅管的和聲美不美?如果這些和聲都很美,音樂聽起來就會好聽,其實這種和聲之美也可以說是整體平衡性所形成。如果其他音響二十要的表現如暫態反應、細節等等再加進來,那當然就會讓音響迷更興奮更喜歡了。
音場寬廣
而聽BIS那張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Eldbjorg Hemsing小提琴、Olari Elts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時,一開始的定音鼓與管弦樂就描繪出寬廣深遠的音場,厚實的銅管不僅音響效果迷人,同樣的的解析力真的太強了,尤其是低音部的銅管。此時的小提琴與謝霖的錄音聽起來截然不同,但同樣都能顯出音響效果的美。
絕對是好擴大機
以輸出功率來看,OctaveV70 Class A的台灣定價不算便宜;但如果以聲音的表現能力來看,V70 Class A真的是一部高靈敏度喇叭夢寐以求的綜合擴大機。它的優點很多,但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和聲的美,那也是音樂動人之處。我相信V70 Class A不會僅能搭配DynamiKKs!才能發出讓我讚賞的美聲,應該還有許多喇叭也能跟V70 Class A做完美的搭配。OctaveV70 Class A絕對是一部好擴大機,剩下的就是為它找最佳伴侶了。
點擊閱讀全文: https://rb.gy/9ib69
里程碑式技術結晶|Siltech Royal Single Crown 電源線
日期: 2023-09-15
一套出色的音響系統,除了音源、功放和音箱三大部份外,線材應屬影響整體音質的第四大重要因素。Siltech,一個年滿40歲的高端線材品牌,一個音響愛好者都將其視為頂級追求的品牌。被國內用家稱作“銀彩”的 Siltech 以出類拔萃的品質和頂級的線材導體技術讓音響愛好者魂牽夢繞。......
最新導體技術
正如前面所說,包括 Royal Single Crown 電源線在內的整個 Royal Crown 系列都採用了最新的 S10 單結晶導體 (S10 Monocrystal Siltech),連續鍛造的冶金技術,以及複雜的退火程序,形成最大最長的銀結晶體,消除了導體內的結晶體斷層,不僅增進了導體的傳導性能,更讓訊息傳導路徑的連續性更高。
多種核心技術應用
除了最新一代的 S10 導體, Royal Single Crown 系列還應用了多種核心技術,包括 Hexagon 搭配 6 芯純銀線芯的六邊形排列結構,以及 Superground 超級接地和特殊屏蔽等設計。
擔起皇冠之名
人聲方面,在 Janis Ian 《Guess You Had to Be Three》中, Janis Ian 的人聲結像十分清晰,這條 Royal Single Crown 電源線表現十分中性,現場錄音該是如何,還原出來就是如何。這條電源線在人聲的還原上極為清,傳真度極高,歌者聲音通透,結像聚焦。.... 在音場方面, Royal Single Crown 電源線展現出到位的真實感,讓歌者“掙脫”了漆黑的音樂背景的同時,更特顯出人聲的表現能力,伴奏的聲音都與人聲拉開了一定距離。
以穆特的《卡門幻想曲》欣賞這套系統的表現,聲音的細膩感和幼細線條都在這條電源線上充分展現出來。換上《Aseninators》,作為充滿大動態和考驗低頻能量感的曲目,Royal Single Crown 電源線所表現出廣袤的空間感,音場廣闊,聲場深遠,能量感也是不乏,大動態下表現更是沉穩有力,密度充足泛音適中。你會發現,低頻力度相當扎實,拳拳到肉!當人聲高呼時,聲音穿透力驚人,分析力更是不在話下的。高頻段相當細致,而低頻衝擊力嚇人,下潛和人聲定位還原準確。
結語
Siltech 非常注重先進技術的運用,他們認為製作高階的線材是基於大量的科技、精湛的工藝和不斷的探索。從先後兩次的體驗來看, Royal Crown 系列線材的聲音質素再一次超越從前,系統中能擁有 Siltech 線材,回報一定比投入高!
全文內容請瀏覽: https://rb.gy/u2yo9
誰說模擬技術停滯不前?|PMC prodigy 1 書架 / prodigy 5 座地揚聲器
日期: 2023-09-08
輯錄自《HiFi音響》
PMC的CEO Jeff Willcocks表示,prodigy系列是PMC近三十年來,重要性僅次於家用旗艦fenestria的重點型號,亦希望藉着prodigy系列,令更多人可以享受到PMC的重播表現。看到這段文字時,必定會認為這只是宣傳文案,甚至很可能不是出自CEO,只是由Marketing部門撰寫。
然而,聽過兩對prodigy揚聲器之後,就明白這並非新聞稿公式化語句,而是真正PMC代表作,更會令不少比它昂貴的揚聲器,落入了尷尬處境。
集創新與現成科技
Prodigy系列是PMC在今年慕尼黑音響展的重頭戲,兩款揚聲器同樣為二路二單元設計,單元亦一樣,27mm高音來自專業鑑聽揚聲器Result6,130mm天然纖維中低音取材自ci掛牆/入牆揚聲器。兩個型號都擁有最新款Laminair柵格,以及ATL傳輸線。prodigy1小書架,用上一個Laminair柵格,傳輸線複雜程度依然令人驚嘆。prodigy5剛是小型座地,設有兩個Laminair柵格,PMC近年推出的座地揚聲器,都見到類似設計。
在發布會上,Oliver Thomas不但提到兩款新揚聲器的擴散角度既寬闊又平均,而且聲音取向接近同廠專業鑑聽系列旗艦QB1,Prodigy系列的口號正正就是「Bring The Studio Home」。
聽得到的進步
我們近年用過多款PMC揚聲器作為細房駐場揚聲器,取其中性、敏銳、容易推動。再加上我自己擁有過多對PMC揚聲器,因此,對於當中進步有着深刻感受,尤其是twenty、twenty.5、twenty.5 i之間的進步幅度,大得令人吃驚。
想不到prodigy又進入了另一個層次,甚至覺得twenty.5 i應該要改款了吧?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追上。事實上,兩者差距已不算大,分別最明顯只是能量感而已,兩款prodigy揚聲器在分析力、兩極延伸、速度、音色寬廣度,已經令上級系列佔不到便宜,而且更加容易推動,體積又更加細小。
快而不急
twenty.5 i系列的收放速度已經夠快,就算是連音長樂句,當中起伏也交代得很清晰,來到prodigy系列,都有同樣優點,而且細節量似乎更豐富,也許是單元口徑比較細,所以速度更加快,但聲箱幫助之下,卻同樣可以帶來豐厚能量。簡單來說,就是prodigy系列表達能力更強,對比更加細緻,更容易聽到當中層次。
twenty.5 i系列的分析力已經十分出色,只是聽感相對寬鬆,比較起來,prodigy系列會更接近鑑聽揚聲器風格,聽起來更少曖昧、更加肯定。
除此以外,質感也表達得明顯一點,對比加強了,就算是一把小提琴,金屬琴弦與木製共鳴箱的分別都同樣清楚,而且比例變化很大,同樣因應把位不同而改變,很清楚,更少留白位。
安靜也是prodigy系列強項。以往試音時,安靜與否主要留意高音部分,是否少雜音、少毛刺、多訊息量,都是高音部分相對明顯。中低、低音要做到同樣效果就困難得多。然而,prodigy系列是全頻都靜,全頻都高分析力,而且十分一致,不會有哪個部分較為出色。
如此表現,不要說是入門系列,在中高價位揚聲器身上都不常聽得到,所以說,prodigy系列會令上級型號處境變得尷尬,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實在最好不過,可以用相對低價,買到更高音質,很美好吧?prodigy系列告訴你,這是事實。
閱讀全文請登入: https://rb.gy/4np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