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Sound


 

玩音響,跟做人道理相通。所謂「中庸之道,海納百川」,意思是説我們學懂欣賞别人的優點和長處,兼收並蓄,得益便是自己;這與發燒友玩音響,採納百家所長,無大分別。這個時候,音響系統聲音適應力便強,唱甚麽類型音樂都有一定表現。


音響系統能有上述所説的表現原因很多,决非偏重一方特性 (例如音染),忽略其它音響元素而能夠成功的。又比如話發燒友爲求音響有最高分析力,便不顧一切把聲音弄乾淨,甚至有比真實還要乾淨,目的是要突岀人聲和樂器聲,查實這已經帶來了失真,以犧牲其它音響特性 (如空氣感和飽滿度) 換取,而發燒友不自知。想當然,極品音響分析力很高,音樂感很好,全在於各方面特性顧及周全,這是關鍵所在。倘若發燒友仍不太理解上文所講,以下試舉另一個例子,可供參考。


發燒友刻意追求畫面對比度及黑白色,這樣看起來確實清晰些,線條鮮明些,但這是以犧牲漸變色階、中間色調來到換取,顧此失彼。發燒友細心留意,不難發現此刻畫面沒有了深度,飽滿度同質感,色彩亦不豐富,死黑死白,哪麽畫面何來真實自然?同一道理,發燒友為要找出一大堆樂器聲中的一吓雜聲,究竟來自指揮、樂手,還是台下樂迷,想方設法將音響系統聲音盡量調整乾淨 (例如利用釘及線特性加以强調),就此損失泛音同旋律等等重要元素,這跟強調畫面對比度與黑白色有何分别?
客觀而言,音響系統聲音好,關乎整體表現,發燒友不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到一個點上----例如存在失真的所謂高分析力或音染----認為這種聲音才叫有音樂感。現實是各種音響元素是共存而又互相牽制,若然稍有傾斜,便得一失一,音響系統聲音個性就顯露出來,適應音樂類型能力偏低。


所謂音樂感,乃綜合聲音細節、旋律、節奏及氣氛各方面表現而成,而這些都是由瞬態響應、分析力,還有開闊而平衡的全頻特性組成,音響系統質素愈高,其表現力愈强。像音染是來自音響系統錯誤的泛音結構,若再加上瞬態響應差,控制力及分析力不足,音樂旋律和節奏便欠佳;同時表現不出歌者歌藝與內心感情,想當然得不到真正懂音響的發燒友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