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s of loudspeaker placement


 

揚聲器擺放的位置不同,將直接影響到揚聲器聲音的平衡度、營造出的音場深度、重低音效果與中音的音質。正確的擺放方法是以人為中心,先以揚聲器左右對稱地大幅度調整位置,然後再小幅度微調,直至得到的聲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為止。

人是聽的主體,擺放揚聲器的位置自然與聆聽者的位置密切相關。一般來說,人應該處在兩隻揚聲器連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且人到揚聲器的距離應比兩隻揚聲器之間的距離大些。至於兩隻揚聲器應相距多遠,以1米~1.5米為下限,房間因人而異。若就將它們放在音響器材兩側,間距顯然過小,這樣營造的聲場過窄。當然,此時雙耳離揚聲器也過近,聽到的是以直接聲為主,牆壁的反射聲為輔。由於普通揚聲器都是採用被動式分頻的方式,分頻網絡一定含有電容器,高低音驅動單元,便有90度的相位差,兩隻驅動單元發出的聲音在理論上是不同步的,這樣人至揚聲器的距離越近,效果就越明顯,不過一般人很難察覺。此外,揚聲器相距太近,能清晰地聽到高低音發自兩個不同的驅動單元,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諧。人與揚聲器相距若有一定距離,直接聽到的聲音與反射聲能有效地融合,切實地感受到聲場的寬度與深度,聽到的聲音也能更柔和自然。

人與揚聲器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就頗為重要,因為這些音效在揚聲器前面必須拉開一定的縱深距離後才能形成,距離太近,音效必將大打折扣。那麼,如果使用書架揚聲器應放多高呢?絕大多數揚聲器的音色都是會隨著位置的高低而有所變化,不信您可以試試;先將它放在地上聽,然後再放到桌上來,兩次所聽到的音色是截然不同的。書架式揚聲器以放在桌上為宜,座地式揚聲器放在地下為宜,低音單元的高度盡可能提高,最好高/中低音單元盡量靠近,高音單元與聆聽者的雙耳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座地式揚聲器要將低音喇叭設計圍繞在高音單元的下上方的原因。揚聲器的指向性因擺放位置不同,聲音的中/高音部分、聲場的結像力以及聆聽者感受的聲音空間寬闊度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揚聲器的toe-in角度大小也影響到人所聽到的直接聲與反射聲之比。當揚聲器toe-in角度大時,使揚聲器有了更好的表現,這時聲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聽者,聲場雖然變窄,但這可以增加聲音的結像力,使聲音更加清晰、層次鮮明,無拖延滯後之感,高音同時也得到增強;相反,減少toe-in角度,人會聽到更多的來自牆壁的反射聲,感覺出更大的聲場範圍,聲場的空間縱深感也得到了增強。當揚聲器平擺時,toe-in角度為零,高音雖平滑了,但結像力可能有些含糊不清、聲場也擴闊了,但又會缺乏精細之處。

總之,toe-in角度的取向是一種折衷的方案,要跟隨揚聲器的設計特性、性能、房間大小與聆聽者的個人喜好來確定。對於一些揚聲器來說,人與揚聲器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時,所聽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過大的擺放必將加重高音的效果,這是沒有必要的,一切都應依照實際情況而定。把握好toe-in角度後,還要注意使兩隻揚聲器的同時toe-in角度也要保持一致,否則聲音的最佳點會有明顯的偏移。

房間的牆壁反射,對音色的整體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響。揚聲器靠近牆壁,低音聲波經過了牆壁的反射後被人耳聽到,同時它所發出聲波的低頻部分會更有效地帶動周圍的牆壁與揚聲器一起振動,這樣聲音的低音部分就會得到加強,使聲音更加渾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揚聲器越貼近牆角放置,人所聽到的低音效果越強。

一些揚聲器則必須要借助牆壁的幫助才會有較好的低音效果,位置放得離牆遠了,低音便變得單薄和空洞。小口徑揚聲器也不妨借助靠近牆壁擺放來提升低音效果的不足。超低音也是如此,它的擺放位置其實是很隨便的,因為低音的指向性不強,即與中/高音相比更難分辨它的方向來源,所以不妨把它放在牆角,不一定要正對著聽者。導相孔朝前的音箱是無所謂的,而擺放導相孔朝後的揚聲器時,切忌不要緊貼著牆壁,因為那樣,導相孔中的聲波不能完全釋放,得到振動的只是牆的局部,而不是牆的整體,聲場效果自然不佳。